为深化产教融合,强化学生实践能力,3月10日起,智能制造学院2024级机电专业学生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,赴信阳技师学院实训基地开展为期14周的机加工与钳工综合实训。此次实训通过"理论+实操"的教学模式,助力学生提升专业素养。




实训首日,辅导员组织全体学生召开动员会,严详泰老师强调实训期间安全规范与纪律要求,作业前提前检查设备运行状态,要求课间休息时间与同学复盘操作要点,针对数控要求误差修正、精密测量工具使用等共性问题开展小组辅导,并组织学生撰写实训日志。




实训采用"基地工程师示范+专业教师解析"的双导师模式。在机加工车间,学生们分组操作数控车床、铣床等设备,完成从图纸识读到成品加工的完整流程。钳工实训区,锉削、锯割、钻孔等传统工艺与现代数字化技术交相辉映,学生们在制作六角螺母组合件的过程中,切身感受微米级精度的把控难度。学生何子鹏展示着自制的配合件说道:“每修正0.1毫米的误差,都需要半小时的精细打磨,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‘匠人匠心’”。
实训不仅是技能的提升,更是职业素养的淬炼。本次实训将涉及学院学生1400余人,确保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。下一步智能制造学院将坚持"以赛促学、以训促创"的培养理念,通过常态化技能实训培育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,为服务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。